夏天出汗很正常,但这些部位出汗暴露健康隐患!千万别大意!

汗具有调节体温、排毒、加快新陈代谢、消除肥胖等重要的作用。夏天天气炎热,人们时不时就会出一些汗,很多人以为这是正常现象,其实不然,身体的某些部位,或者在某些时候出汗,可能预示着身体出现了一些健康隐患!


1. 腋下多汗:气虚

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,所以汗液较多。但如果汗液分泌太过旺盛,多半是汗腺直径过大,一般出现在男士身上。如女孩腋下出汗多,可能是气虚,时常还会伴有气短、乏力、眩晕的感觉。


建议:少动补气


二附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姜美英表示,男士汗腺过大可去医院做激光治疗,或保持清淡饮食,可避免味道太冲。而气虚的女士建议在夏天不要做大量的运动,以静慢运动为主,多吃补气的山药。



2. 手脚心多汗:湿热重

手心和脚心爱出汗,说明湿热重。湿热重的人平时还会大便黏腻、嘴巴干苦爱喝水。这种情况既要去热,又要除湿健脾。


建议:多吃苦瓜


二附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谢庆斌建议,可以多吃清热解暑、除湿健脾的食物,如苦瓜、苦苣等苦味食物,还有黄瓜、西瓜、冬瓜等瓜类,薏米、山药、香菇等健脾食物。

3. 背部多汗:阴阳两虚

背上总是湿漉漉的人,可能是阴阳两虚,他们既怕热又怕冷。这部分人要平衡阴阳。


建议:养阴又温阳


每天按摩位于腰两侧的肾俞穴有助于滋肾养阴,而温阳讲究温补,常吃点红枣、桂圆、黑木耳等食物。


4. 半身汗:警惕中风

半身汗,顾名思义就是患者仅身体的一侧出汗。若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的老人出现半身汗,一定要警惕是否是中风偏瘫的先兆。


建议:医院查一查


若发现半身汗应先到医院作相应的检查,不宜延误。


5. 冷汗:防低血糖

冷汗表现为患者四肢不温、怕冷、大汗淋漓,并伴有头晕、饥饿感、心慌或意识不清楚等症状。


建议:吃点巧克力补体力


如果糖尿病患者要首先考虑是否低血糖反应并迅速采取措施,如饮用蜂蜜水、进食巧克力等补充体力。

这三种汗要知晓!


动汗最健康


现在有句话叫“请人吃饭,不如请人出汗”,正确的出汗方法就是运动。


1
排毒


首先,人体内的许多垃圾,如乳酸、尿酸等,废物,如多余的氯化钠等,甚至毒素,如重金属、化学物质等,还有许多脂肪等有机物质,是不能完全通过大便、小便排出体外的,必须通过汗腺排出。


2
增加血管弹性


人在排出“动汗”的时候,体温一升一降的过程,让血管更有弹性。尤其是冬天,更要坚持每天运动,而每次要至少持续半个小时以上,这样才能提高人体血液循环能力,刺激心肺功能,增强免疫力。运动时间过短会没有效果,时间过长、过度运动却又会降低人体免疫力,使精神疲惫、体力恢复慢。


3
改善红血球


常见的手脚冰凉、缺氧、多病、失眠、睡不好觉,都跟红血球质量不好有着密切的关系。红血球质量不佳的人群往往会出现黑眼圈、易困,女性还会有痛经。


慢跑和大步快走是最佳方式,建议跑步速度不要太快,走路的速度则不要太慢,因为慢跑和快走时,人体会吸入比平常多几倍至几十倍的氧气,使全身的脏器更好地运作,刺激免疫系统。而运动时建议多穿一点衣服,这样能更快地拉起体温。


自汗气虚


我们常说“虚汗”,这话其实有道理,一大部分人出汗多,是因为身体虚。甚至无缘无故、不自主地汗出,这种症状中医称之为自汗。这就需要注意了!从气虚体质发展到自汗可分为三个阶段:气虚体质(亚健康)€€€€气短(程度)€€€€自汗(疾病)


白天出汗很可能是肺气虚;吃饭出汗特别严重的可能是脾肺气虚。如果一桌人一起在一个很舒适的环境下吃饭,大家都没出汗,只有你一个人满头大汗,就要小心了。古人有句话叫“吃饭出汗,一辈子白干”。这在中医上是气血虚的表现。食物消化需要胃肠蠕动来完成,胃肠要蠕动就需要胃肠血液供给增加,倘若气血虚就会导致吃饭时汗出过多


调理方:多食山药


对于气虚的人来说,吃山药能补气,推荐的做法是用山药煎水喝或做成饮料,这样既能补充体内缺少的水分,又能补脾气、补肺气。萝卜、山楂、槟榔、柿子、空心菜都不适宜气虚体质的人吃,空心菜更是破气食品。


盗汗阴虚


盗汗主要表现是睡则汗也,醒则汗止。“盗”有偷盗的意思,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,来形容该病证具有当人们入睡后,汗液像盗贼一样偷偷泄出来的特征。

没有基础病的健康人偶尔盗汗,汗出量较少,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,醒后就不再出汗,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。这是给你一个早期信号,说明最近一段时间可能比较疲劳,需要休息或者用食物调理身体,还不需要就医。


但经过自我调养,盗汗不消失反而持续存在,时间久了,就会伤阴、伤血,出现阴血不足的诸多症状如心烦失眠、头昏耳鸣、腰膝酸软等。严重者可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,如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疾病等。这时就需要治疗了。


调理方:少熬夜


少熬夜。少吃辛辣燥热食物。羊肉、辣椒、韭菜、姜、红小豆、茶叶、冬瓜,最好都不要吃。

夏天到了,虽说“请人吃饭,不如请人流汗”,但是有的汗却是疾病甚至是大病征兆,赶紧对照一下,所有的异常出汗都有解决招数,转发到圈子里收藏起来!




来源:网络综合

编辑:戴文艺

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来源于赣州市本地微信公众号已推送的内容,本站不对内容进行任何修改并对有明确来源的注明了出处,版权归原作者及公众号所有,如果您对于我们的使用产生任何的问题,请您致信87590219@qq.com,我们会马上做出答复。如果您认为本站中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,请通知我们。
关注我们

编辑:gnrbwxfb

来源:赣南日报

发布时间:2017-06-13 00:00:00
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xutie.cn/industry/157.html

联系我们
与我们取得联系
QQ客服
联系QQ客服
电话咨询
免费热线:181-7047-0219